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主任袁曉東正在精心準備一個“大工程”——用激光給樂山大佛做“美容”。10月14日,在本屆科博會首場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shù)發(fā)布與交易會上,袁曉東向大家演示了“高效可在線激光清洗機”項目,可以應(yīng)用于工業(yè)、文物等清洗。給樂山大佛“美容”,有望成為該項目在四川落地的第一個文物清洗項目。獲得國家文物部門的批準后,就可以正式實施。
已是1210歲“高齡”的樂山大佛常年遭受風(fēng)吹雨淋,“皮膚”上不斷生長出苔蘚等植物,加劇了開裂、風(fēng)化,樣子難看不說,還面臨逐年蝕化的危險。過去,要清理這些植物需要搭建腳手架,工人們手工鏟除,工程量很大。“用激光來給大佛‘美容’,只需要把機器架設(shè)在旁邊的山體上,幾十米外遠程掃射就能完成。”袁曉東說。
激光會不會對佛身產(chǎn)生傷害呢?“今年6月,我們在樂山大佛所在的山體上尋找了材質(zhì)相同、受損情況相當(dāng)?shù)狞c位進行清洗試驗,對巖石基本無損,比人工鏟除安全得多。”袁曉東介紹,目前文物激光清洗機的功率還比較小,完成整個大佛的生物病害清除需要數(shù)月,但可以利用每天游客離開后的時間進行,不會影響景區(qū)正常游覽。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